溱湖会船节门票图片,溱潼会船节门票?

溱湖会船节门票图片,溱潼会船节门票?

1. 2021溱湖船会节那天举行

景区目8月正常营业。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这是一位诗人对溱潼古镇的赞美。溱潼古镇地处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位于盐城、南通、泰州三市交界处,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在此交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四面环水,环境宜人。这里每年清明节都会举办壮观的“溱潼会船节”,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在此绵延百平方公里,数万游客集中于此,争睹这“天下第一会船”的盛况。

穿过古镇的停车场就是售票处,溱潼古镇中有8个收费景点,40元的联票都包含其中。售票处的右边便是东观归渔景点。东观是建于后晋的一处道观,里面佛像众多。东观前是东大湖,一泓清水澄澈见底。每当夕阳西下来此,听渔舟唱晚,充满了诗情画意。

售票处往左走是景点院士旧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院士指的是李德仁、李德毅兄弟。旧居内古色古香,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环境典雅而静谧。

从院士旧居走出来便到了山茶院,早在清代乾隆年间,这里就形成了溱潼八景之一:花影清潭。这是一棵种植于宋代的山茶,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属华东山茶的园艺品种,名叫“松子”,是珍贵的古老品种,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来到溱潼古镇一定不能忘了与这棵目前全国发现的人工栽培山茶树中年龄大、基径大、树干高、树冠广、花开的多、地界较北的万朵古茶合影留念哦。

山茶园的旁边是古契约文书馆和民俗风情馆。古契约文书馆馆藏溱潼历史文书1355件,时间跨度487年,是了解溱潼历史的好去处,也能对溱潼作为沟通江淮的重要门户有更深刻的认识。

沿着体育巷走到底是绿树禅院,禅院以老槐而得名,老槐因禅院而成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门的匾额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茗山长老所写。这里是溱潼八景之一:绿院垂槐,千百年来人们对老槐树呵护敬重,树上挂满了红绳,年轻人来此祈求婚姻美满,老人们来此祈求健康长寿。如果你有机会来此,也别忘了烧香磕头,祈求平安幸福。

以溱湖鱼虾制作的鱼饼、虾球,白如明玉,红如珊瑚,色香味均无可匹美,被称为溱湖双绝,在古镇中的小店内都能买到,玩乐之余不妨尝尝鲜。有名的溱湖簖蟹更以其肉质嫩腴丰厚,堪称溱湖八鲜之一,是伴手礼的好选择。

2. 2021溱潼会船节

江苏省姜堰中学950人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950人

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850人

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学450人

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学320人

泰州市姜堰区娄庄中学320人

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320人

3. 溱湖会船节的由来

第十五届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2021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将于4月8日在姜堰溱湖开幕。

4. 2020年溱潼会船节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国家林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3月31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地级泰州市旅游业业的重点规划,并已作为江苏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列入《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溱湖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6平方公里,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37%左右,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是其独有的景观特色。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园内现已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景区,以“全球生态500佳”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园区,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以及以溱潼古镇、中国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公园东临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景区内留有互通口;南临宁启铁路火车站,现有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六大城市的始发列车;四围紧邻上海、南京、苏锡扬等全国著名旅游城市,便捷的高速公路使得从风景区抵达省内的任何地点都可做到“早出晚归”。

在溱湖以内还可以租一条船在里面边划船边参观。

以“水、湿地、生态”为内涵,溱湖孕育了其湖幽水静、林奇兽异、民风浓郁的自然风光:

溱湖又名喜鹊湖,是湿地公园内最大的湖泊。因其从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故形成“九

龙朝阙”的奇异景观。“喜鹊湖”之名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唐明皇时,一年中秋之夜,张果老施展法术将唐明皇送上月宫唐明皇似梦非醒地游罢了广寒宫,正要起驾回宫,护驾的神龙突患疾病。喜鹊仙子衔来仙草为老龙疗伤。作为答谢,老龙长啸一声,腾空而起,用尾巴甩出了一个碧波万顷的湖泊,这就是溱湖。不过溱湖地区的喜鹊的确很多,溱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栖息着包括丹顶鹤、白鹭、野鸭等97种水鸟。

溱湖终年水平如镜,流清水洁,盛产鱼虾、菱藕、水瓜等无公害绿色食品。湖中岛屿,星罗棋布,蒲草丰茂。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宜人宜游。

溱湖湿地公园阳光充足,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园内现有主要观赏植物113种,各类野生动物73种,其中有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三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此栖息,建有珍禽馆和鳄鱼馆;每年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之一。而千年古镇—溱潼,是景区的重要依托,镇区四面环水,夹河穿镇而过,素有“苏中周庄”之雅称;其寺内的万朵茶花树,更是名扬四方。

麋鹿故乡园:据《麋鹿生境考察》一书记载,溱湖地区就是麋鹿的故乡。与此相印证的是,从这一地区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在全国也最为典型,泰州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内唯一一具完好的麋鹿化石标本便由此出土。由于种种原因,麋鹿野生种群已在一千年前绝迹,直至20世纪80年代,这些流落海外的国宝级珍稀动物才万里迢迢从英国返回故园,在它们远祖生活过的溱湖边重新开始繁衍生息。

三元温泉:根据地热资源开发的“三元湿泉”,其出口水温超过42℃,水质清澈透明丰富含多种有益元素,其中偏硅酸达45.7mg/L,锶达2.05mg/L,锂达0.30mg/L,其他有益元素达30多种。经检测,其水质完全达到国家矿泉水的标准,可饮可浴,有着采暖、洗浴、医疗保健等多种功效。

生态观光园:该园位于溱湖湿地公园内东侧,被联合国规划署评为“全球生态500佳”。园内引进栽植树木120万株,栽植莲花、菱角、芦苇、蒿草等26种水生植物共80万株,栽植香蒲、水葱、茑尾等植物60万株。在这里,您可以体验耕田种地的乐趣、品尝农家美食,居住农家小屋,尽享农园风光。

溱湖水禽园占地面积约三百亩。二零零九年四月十八日,水禽园就地放生三百多只鸳鸯、蓑羽鹤、法国番鸭等珍稀水禽,作为开园仪式。溱湖湿地处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迁飞区,光照充分、水草丰茂,水产资源丰富,素为迁徙水禽越冬的理想场所。溱湖水禽园参照了伦敦湿地公园的理念,通过对园内水系的疏通,并结合地形改造,形成以水为核心的小型空间,构筑多元化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不同种类和习性的飞鸟、水禽等提供最佳的鸟居环境。园内除数十万只土著水禽外,每年有三十多种、近十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随着溱湖湿地的生态效应的日益显现,众多候鸟因留恋这里的环境不再迁徙,而这一数量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四五月间,万鸟覆波,成为溱湖一大景观。游客们可以在栈桥上近距离观赏珍稀水禽。为最少打扰鸟类栖息,溱湖正在筹建地下、林中观鸟屋,让游客可以观赏到自由状态下的溱湖水禽。

“溱潼会船节”:溱湖历史悠久,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溱湖百姓于每年清明节来此祭奠。久而久之,演绎成一年一度的水乡民间盛会——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2002年被国家旅游总局列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节庆之一。每年清明,四乡八镇的数百船只,上万船民云集溱湖。沿湖四岸,人密如织,呼声如潮,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再看水面,旗如海,篙如林,千舟待发,鼓乐喧天。贡船、花船、拐妇船应有尽有,秧歌、社戏、舞龙灯各领-,尽态极妍,热闹非凡。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

国家AAAAA级景区

2012年4月27日下午,国家旅游局在北京正式授予溱湖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是泰州市首家5A级景区,也是溱湖风景区继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称号后,摘取的又一个国字号招牌。

5. 2021年溱潼会船节那天

天苍苍,水茫茫,风吹柴叶沙沙响。鱼翔浅底浪花翻,野鸭嬉戏闹芦荡。芦苇深处人不见,出水篙尾映夕阳。昔日雀湖洪荒美,今朝溱湖更辉煌。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溱潼会船节——溱湖,集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于一身。三块金字招牌的聚焦点在喜鹊湖。俯瞰喜鹊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如茵的大地上。专家学者们对喜鹊湖的形成、生态和人文历史做了多角度的考证,文人墨客对喜鹊湖的风光深情颂扬,《溱潼掌录》里也登载了多篇描写喜鹊湖的好文章。深厚的文化积淀,绵长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水产资源,喜鹊湖有着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情怀。喜鹊湖和湖畔百姓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儿女的关系,亲切,亲近,依靠,依赖。

喜鹊湖周边的百姓,特别是老人,都习惯叫她“鸡脚湖”(音),湖南庄的人称她为“后湖”、“后大湖”,祖祖辈辈传叫至今。马天行先生曾著文,考证她的名字应该叫“鳷鵲湖”。不过这个“鳷”字太生僻了,2002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没有收录,在《康熙字典》里才找到它。现在官方赐名叫她喜鹊湖,通俗易懂又喜庆,就叫喜鹊湖吧。

湖南庄的夏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通晓古今,博学多才。我插队期间,经常听他讲喜鹊湖的故事。关于喜鹊湖的形成,夏先生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淮河流域经常发大水。漫天洪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冲积到低洼地区。洪水退去,地势较高的露出水面,低洼处则形成湖泊。芦苇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坚硬的柴杆,茂密的柴叶使它能独霸湖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了长满芦苇的喜鹊湖。滔天的洪水,吞噬了陆地上一切生灵,广漠的灾区,洪荒一片,不见人烟。现在我们这一带的人,大多是当年从苏州阊门移居过来的,为躲避战乱和政治追杀,不得不举家迁移保命。其中一部分人来到喜鹊湖边,选择高岗,刈取湖中芦苇,搭建土坯草屋遮风挡雨,算是有了安身之地。接着垦荒种粮,湖里丰富的鱼虾螺贝、水禽水蔬,解决了吃的问题,度过难关。土坯草屋只能暂避风雨,经不起长年的风吹雨打,于是,先祖们就到外地学习垒窑烧砖瓦的技术,用砖墙瓦屋代替了土坯草房。

水面开阔的喜鹊湖拥有丰富的泥源,且泥质紧密,烧制出来的砖瓦呈绿豆青色,强度高质量好,敲起来叮当响,市场上很是抢手。做砖瓦窑让一部分人发家致富。成批的砖瓦窑环湖而建,特别是湖西庄建的更多,因此就有了“湖西庄失火——谣言(窑烟)”的民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砖瓦的需求量成倍增长。为此,湖西庄建了轮窑。轮窑产量高,需要更多的泥源来满足生产需要。溱潼地区砖瓦产业的发展,喜鹊湖功不可没,但代价也是沉重的。因为取土,喜鹊湖的原生态植被,一点点,一片片,从蚕食到鲸吞,形成了白茫茫的湖面。现在湖边上只能看到稀疏的柴叶在风中摇曳。它们是在点头赞扬,还是摇头叹息?

我第一次过喜鹊湖,是在一九五二年冬天,随船护送老姨爹的灵柩到桥头与老姨奶奶合墓。老姨爹的四女婿叫刘柏林,桥头人,是桥头刘状元的后人。当年老姨奶奶中了日本鬼子机枪里的子弹不幸去世。刘柏林在桥头雁子墩的南边,为岳母购置了一块墓地,将岳母安葬了。从溱潼乘船去桥头,出湖北口,必须穿过喜鹊湖。清晨,载有老姨爹灵柩的大船抵达湖边,只见一片青黄色的芦苇层层叠叠,像一堵墙挡在前面。大船在狭窄的河槽中缓慢前行,两旁东倒西歪的芦柴杆刮着船帮向后滑去,碰到成片倒伏的芦柴,船夫要用竹篙挑开,才能撑船上前。一片黯淡青黄,满眼残枝败叶。原本就探索着前行的船只,显得分外沉重。不知过了多久,见到一片开阔水面,船上的沉闷气氛才有所缓解。船撑到墓地已近中午,按照仪式合墓完毕,吃完中饭返回。冬天,天黑得早,回程到喜鹊湖,天已大黑,船舱里点了灯,我们几个小孩躲在大人身边不敢则声,耳边一直响着芦柴刮打船帮的凄凄声,偶尔有惊起的水鸟,扑楞楞的飞过。看着黑漆漆的湖面,我害怕极了。在幼年的记忆中,喜鹊湖是一片荒凉、神秘甚至恐怖的地方。

一九六四年的春天,我到湖中大队插队落户。白天傍湖而作,夜晚枕湖而眠。与喜鹊湖朝夕相伴,我才深深体会到喜鹊湖对环湖百姓的生产生活是多么重要。清冽的湖水除了灌溉农田,滋润禾苗,还向人们无私馈赠了丰富的水产品——春天的螺蛳蚬子,夏天的老菱,秋天的螃蟹,冬天的满舱鲜鱼。

菱塘和冲塘,是喜鹊湖的传统副业项目。沿湖的生产队或个人,依傍湖边,用竹子木棍或树棒扦插到湖底,做成竖桩,用绳索沿着竖桩箍一圈,上面竖个醒目的布条或草把,这就告诉别人:这地方有主了。我插队的湖中六队有三个大的菱塘。春天将菱种撒下去,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菱塘里就能长满菱盘子。等到碧绿的叶子中间点缀着白色的小花,孩子们就会一遍遍地问妈妈,什么时候能下塘采菱。夏末秋初,队里的妇女划着小船或带着长桶到菱塘里翻菱。每家每户都能分到老菱,自家吃不了就拿到镇上去卖,生产队留一半卖出后增加集体收入。每年,从农历的七月初到九月重阳,喜鹊湖的菱塘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老菱采摘结束后,生产队就着手准备,把菱塘做成冲塘。杨树上的大树头被锯下来,丢到菱塘里,加上塘里原有的菱盘子、蒿草等覆盖物,一起筑成了鱼儿过冬的安乐窝。

经过几个月的等待,春节前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出冲。一大早,队长孙家兴把全队的男女劳力带到湖边,布置任务。先用萡子和围网将整个冲唐围起来,不让鱼儿外逃。然后把塘里的树枝、蒿草、菱盘子等拖出冲塘。人多干活快,一会儿杂物就清理干净。这时捕鱼正式开始。小木船上的人手拿鱼罱子、鱼罩、撂海、鱼叉,各种取鱼工具齐上阵,冲塘像糁儿粥开了锅,泥汤飞溅,鱼儿乱蹦。取鱼的人一瞅一个准,大鱼逮到了,撑船的妇女赶快来接,大鱼尾巴一甩,溅了妇女一身一脸的泥浆,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天黑前捕鱼结束,开始分鱼。这是母亲湖赐给她儿女们的过年礼物,生产队里人人有份。后来,喜鹊湖由政府牵头管理,副社长田增礼具体领导。一次年终全湖大捕捞,一网就捕鱼两万多斤。当时人欢鱼跃的丰收场景,丝毫不逊于吉林省查干湖的冬捕。

20世纪50年代,由于喜鹊湖气候温和,芦苇密集,鱼虾螺贝丰富,很适合野鸭繁衍生息,因此芦荡里出没的野鸭成群结队。我有位朋友杨金泉会打野鸭,每年冬天都送我两只尝鲜。仔细褪去鸭毛(野鸭绒收集起来做个毛垫子既暖和又软和),清洗干净,剁成小块和新咸菜梗一起烧,新咸菜梗的清香和野鸭的鲜味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这种简朴的烹饪方法体现了野鸭肉质细腻、瘦而不柴、鲜香醇厚的特色,其美味不在螃蟹鳜鱼之下,这是喜鹊湖奉献的极品美味,虽年代久远,仍唇齿留香,记忆犹新。

一九七四年大队批给我一块宅基地,紧靠湖边。我在干部和社员们的帮助下,把戴南老家的旧房子拆了,砖瓦木料运到湖南庄,添置了部分新料,当年冬天,建成了三间一厨的高堂瓦屋。堂屋两侧的中柱上贴上大红的对联,“上梁不忘毛主席,竖柱感谢共产党”,堂屋后墙中间置一大玻璃窗,明亮通风,随时可以看到湖中美景。湖边还定制了私人码头,以便淘米洗菜汰衣裳。新屋落成,心中高兴,就模仿古人诗句编了个顺口溜:“两只喜鹊鸣翠柳,一队白鹅拨清波。窗含雀湖千重浪,门泊公社小轮船。”

择日进宅,告别了低矮的草屋,搬进新家。入夜,我躺在床上,闻着新屋的泥土香,听着湖水轻拍岸边,像妈妈有一搭没一搭的催眠曲,渐渐地沉入梦乡。

6. 2021年姜堰溱潼会船节

去溱潼主要是玩溱潼古镇、尝溱湖八鲜、吃农家小吃和有别于江南水乡的里下河水乡特色。

每年清明节后次日还有驰名远近的号称800里溱湖的龙舟大赛和满目的油菜花欣赏!溱湖风景区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景区,以“全球生态500佳”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园区,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以及以溱潼古镇、中国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溱湖又名喜鹊湖,是湿地公园内最大的湖泊。因其从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故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溱湖终年水平如镜,流清水洁,盛产鱼虾、菱藕、水瓜等无公害绿色食品。湖中岛屿,星罗棋布,蒲草丰茂。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宜人宜游。园内现有主要观赏植物113种,各类野生动物73种,其中有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三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此栖息,建有珍禽馆和鳄鱼馆;每年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被列为全国十大民民俗节庆活动之一。而千年古镇—溱潼,是景区的重要依托,镇区四面环水,夹河穿镇而过,素有“苏中周庄”之雅称;其寺内的万朵茶花树,更是名扬四方。

7. 2021年溱潼会船节

第十五届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2021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将于4月8日在姜堰溱湖盛大开幕,诚邀海内外宾朋走进姜堰,共赴一场春天之约,共同开启“氧”生养福的乐游之旅,共享尘世间美好幸福。

  举办时间:2021年4月8日

  举办地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8. 2021年溱湖会船节

溱湖历史悠久,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溱湖百姓于每年清明节来此祭奠。久而久之,演绎成一年一度的水乡民间盛会——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2002年被国家旅游总局列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节庆之一。每年清明,四乡八镇的数百船只,上万船民云集溱湖。沿湖四岸,人密如织,呼声如潮,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再看水面,旗如海,篙如林,千舟待发,鼓乐喧天。贡船、花船、拐妇船应有尽有,秧歌、社戏、舞龙灯各领风骚,尽态极妍,热闹非凡。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

9. 溱湖会船节什么时候

溱湖是人工湖。

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是由国家林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3月31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6平方公里,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37%左右,素有“水乡明珠”之称。

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是其独有的景观特色。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园内现已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景区,以“全球生态500佳”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园区,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以及以溱潼古镇、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旅途易

原文链接:http://nr.changxinxi.com/lvyougonglue/8592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